• 中文版 | English | Francaise
  • 首页 > 国际交流 > 交流动态
    意大利HUMANITA大学医院研修有感(一)
    发布:重症医学科 周晨亮 阅读次数:384 时间:2019-03-15
    A+ A-  

    本站讯 2月21日,我院第四批赴意大利研修学习团的8位医疗骨干到达位于米兰城郊的HUMANITA大学医院。各位青年骨干牢记万红慧书记的叮嘱,在遵守国外法律并尊重他国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同时,遵守政治纪律和外事纪律,时刻牢记“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青年骨干们都表示在意期间将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努力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自觉培养“一流意识”,以实际行动进一步加深与意方的沟通和交流,回国后更好的为建设“世界一流医院”做出自己的贡献。

    来到HUMANITA大学医院后,各位医疗骨干的的结核筛查结果刚被认定,Mrs Lia就带着他们去领取了工作服和ID卡。穿上工作服,挂上ID卡就可以在HUMA大学医院上班了。

    学校根据重症医学科周晨亮副教授提供的个人资料将其分配到了综合ICU,这里收治病人的构成与我院重症医学科极为相似,主要是脑外术后病人和各种多脏衰病人。周教授的导师Elena医生,身材修长,行事干练,她将为双方做了引荐,同时告知综合ICU的基本工作制度。Gianluca医生年资较高,思维活跃做事麻利,在专业方面和周教授能有很好的交流。

    正如米兰大教堂使用同一种工艺标准修建了500年一样,意大利人管理ICU同样体现出了他们对标准和共识的执着。ICU医生们可以不戴帽子、不戴口罩、甚至不换鞋的进出ICU,因为他们相信保持安静和规范的手卫生才是最重要的。教授是科室的灵魂,每天雷打不动的是教授查房,教授会在所有值班医师的围绕之下,听取夜班医生的汇报,然后做出详细的分析和明确的指示。还有一件雷打不动的事情就是查完房后的集体咖啡时间。医生们喝的多半是小杯浓缩咖啡,两三口喝完后,迅速回到科室开始各自的工作。值得一提的还有意大利医生的作息习惯,他们几乎没有中餐概念,往往是工作到中午一两点都没有去吃中餐的意思,他们的中餐可能也就是靠吃几块饼干应付过去的。总结一下就是;早餐很简单、中餐靠饼干,上班一直干,到点就下班,八点才吃饭,正经吃一餐。

    住院医生们大多时间都呆在病人身边观察和处理病人,其他的时间则是在电脑前书写病程和开具手写医嘱。手写医嘱直接交给管床护士。管床护士负责确认医嘱、拿药、配药给药和日常护理,所以管床护士工作量大,需要非常强的工作能力。

    当遇到疑难危重病人时,住院医生也会频繁的向上级医生报告病人情况,上级医生会及时给与诊断及治疗意见。有时候教授还会在查完房后留下来,花很长时间参与病情的讨论。周教授刚来就参加了一次他们的危重病例讨论,用时长达3小时,会上每个医生都有发言,还引用了不少最新文献。

    周晨亮教授访学的一个目标内容是了解这边的机械通气治疗现状和肺保护策略的实施情况。他们对于机械通气病人特别强调使用深镇静下的小潮气量策略,和国内略有不同的是对于存在自主呼吸的病人,他们不太主张强行控制高呼吸频率,而比较趋向于利用较高的呼吸频率来保证分钟通气量,从而避免过高的二氧化碳分压。另外对于俯卧位通气治疗,他们严格的执行着每日16小时的治疗策略,很重视病人俯卧位通气期间的镇痛镇静治疗和对眼睛的保护,常规使用BIS监测镇静深度、使用特制眼罩保护角膜和使用弹力袜预防深静脉血栓。他们的住院医师在管理呼吸机治疗病人时操作统一规范,对于每次采集的血气分析他们都会做详细的检测背景标注,还会通过测量值推算病人的肺内分流量。每一个数据都会进行及时的记录存档。

    对于重症病人的气道保障、吸入性肺炎和镇静镇痛治疗之间的关系他们定有深度认知。这体现在他们的高气管插管率上面,即便要对烦躁病人采取镇静治疗,他们也必然会为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处理,再保障气道安全方面他们从不嫌麻烦。这就是知行合一。

    才在HUMA大学医院呆了一周,医疗骨干们就了解到了这么多的东西,三个月的学习一定会收获不小。(第四批赴意大利研修学习团成员、重症医学科 周晨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