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主站
  • 医院新闻 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2023年05月 总第113期 主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宣传部
    本期责任编辑:邹亚琴
    【医者榜样】田孝坤:用生命诠释仁者风范
    发布:党委宣传部 时间:2021-06-10
    A+ A-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但离开了人生的追求、离开了精神寄托,活着也没有意义。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疾苦是我一生的追求,也是我最大的快乐。”

    “我不是为钱和优厚的待遇而活着。我的人生旅程不多了,但我一生所追求的事业不能跟我一起逝去。只有事业延续下去,对病人的爱才能传承下去。”

    ——田孝坤

    田孝坤(1924年9月29日--2005年6月10日),湖北天门人,中国共产党员,湖北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重大典型。全国著名妇产科专家、新中国妇产学科与计划生育学科早期开拓者之一,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05年6月10日,因膀胱癌久治不愈告别人世,终年81岁。

    到今天,田孝坤教授已经离开我们整整16年了。但他的许多感人故事,至今仍被社会大众传颂;他一心赴救的医者精神,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代代传承并发扬光大;他对党的赤胆忠心,更是我们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学习榜样。

    2005年6月10日下午4时许,全国著名妇产科专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田孝坤教授,因膀胱癌久治不愈,倒在了他一次次为病人挽回生命的病床上。

    噩耗传出,荆楚大地几乎同时奏起如泣如诉的哀歌。从他经治的无数患者到他悉心教导的众多学生,从熟知他的领导、同事到朋友、家人,人们用绵绵不绝的悲痛、追思与怀念,为这位平凡而又非凡的医生树起一座无形的丰碑。

    人们不会忘记,55年前,为了在内诊检查时减轻对病人的刺激,刚刚参加工作的田孝坤主动找到外科医生,请他们把自己右手食指正常的指甲连根拔掉;

    人们不会忘记,上世纪70年代,为了完成周恩来总理的嘱托,田孝坤带领着医疗队,奔波于秦岭、大别山的崇山峻岭中,日以继夜地为深受尿瘘和子宫脱垂痛苦的农村妇女解除病患之苦;

    人们不会忘记,16年前,田孝坤被查出身患癌症。就在接受膀胱切除手术的前一天,他仍然强忍剧痛,赶赴外地为一名垂危病人会诊并制定手术方案;

    人们不会忘记,就在去世前不久,81岁高龄的田孝坤教授仍插着导尿管站上了手术台,为慕名而来的一位农村妇女做完了他人生中最后一台手术……

    生命不息,追求不止,奉献不已。田孝坤教授用自己刻苦钻研、无私奉献的一生,诠释了他对党的赤胆忠心、对医学事业的诚挚热爱、对病人的炽热情怀以及“医乃仁术”这句话的丰富内涵。

    1.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1949年,田孝坤大学毕业后来到原湖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就一头扎进医学海洋。

    1952年,田孝坤申请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在战火硝烟中救治了大批志愿军;1953年12月,他在抗美援朝战场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2-1956年田孝坤参加抗美援朝留影

    刻苦钻研业务让田孝坤取得了累累硕果,1958年他在全省率先开展腹股沟输卵管结扎术,取得了良好成效,被卫生部作为计划生育的医学经验向全国推广。

    上世纪六十年代,许多农村妇女因为生育次数过多导致了尿瘘和子宫脱垂症。尿瘘是一种极为痛苦的损伤性疾病。由于尿不能自行控制,外阴部长期浸泡在尿液中,不仅给妇女带来肉体上痛苦,而且心理上的创伤也很大。而患子宫脱垂的妇女仅湖北省当时就有10多万,有的病人子宫水肿像皮球那么大,无法行走,每天只能趴在地上匍匐前行。

    周恩来总理得知这一消息后,随即指示卫生部组织专家进行攻关,一定要攻克这两大顽疾,保护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卫生部将这一艰巨任务交给了当时已在国内妇产科界崭露头角的田孝坤。

    田孝坤教授(左二)带领弟子们为患者解除顽症

    田孝坤接到任务后,深感责任重大。他放弃了自己一切休息时间,与专家组的成员从早到晚泡在手术室,终于一举攻克了尿瘘这项医学上的顽症,创造出治愈率达100%全新的手术方法,并先后为2000余例尿瘘病人亲自实施了手术。

    为了圆满完成周总理的嘱托,田孝坤随后又把目光投向尿瘘这一医学领域。通过无数次的摸索,他设计出改良式前后壁修补术方法,操作简单,效果可靠,在县乡级基层医院都能普及开展。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高兴地表示说,“有多少治多少,个个都要治好,钱由国家出。”

    为了缓解更多病人的痛苦,田孝坤又带着自己的学生到全国各地,深入农村、偏远地区传授治疗这两种疾病的经验。该项成果和尿瘘手术治疗术式一起获得卫生部乙等科技成果奖,被卫生部组织向全国推广,并被国外学者命名为“田氏法”,作为经典术式写入教科书。

    2.让患者少受一份苦

    “让患者少受一份苦,为患者多尽一份心”,是田孝坤在从医之初即为自己定下的工作原则。56年来,他矢志不渝恪守这一原则,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感染着自己身边的人。

    田孝坤教授爱病人不仅爱的深,而且爱的细。刚刚从医学院毕业做妇产科医生时,他就发现,按照常规方法用两个手指给那些患有妇科疾病的妇女做内诊检查时,有时会引起病人不适。

    经过长期摸索,他终于练出只用一个手指做内诊检查的本领。后来,考虑到指甲有可能会划伤病人,田孝坤又找到外科医生,把自己的右手食指正常的指甲给连根拔掉了。

    与他共事14载的许学先教授说:“田老为了减轻病人痛苦,不惜拔掉自己正常指甲的这种勇气和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剖宫产病人术后出血,伤口容易感染,常规处理方法是拿掉子宫,以挽救病人的生命。可田孝坤教授想的是现在推行计划生育,年轻的产妇都只有一个孩子,将来万一有个三长两短,那可怎么办?当医生不能只图简便,一定要考虑病人的利益,保留这些妇女的生育功能。于是他又是查资料,又是做动物实验,终于摸索出局部清创,采用止血剂、凝血剂、抗炎等多种保守方法进行综合治疗,不仅疗效显著,而且保住了患者的子宫。

    子宫、输卵管粘连是产后妇女的常见多发症,田孝坤教授总结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两侧到中央”的手术原则,不伤及内脏器官,取得了良好成效。另外,他还对生殖器损伤、压力性尿失禁、肿瘤等多种妇女疾病的手术方法进行了改良,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除了医术高超外,田孝坤教授还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谨开药慎用钱。对于“大处方”,他深恶痛绝并坚决抵制。给病人诊断检查后,他总是事先询问病人,还有没有药?开不开什么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洛若愚回忆说,田教授给病人看病,总是考虑再三,选择最便宜和最对症的药。

    海军工程大学的退休职工汪金菊老人对此也颇有感触。二十年前,她因为小产后刮宫引起了宫颈炎和输卵管炎找田孝坤教授看病。田孝坤教授仅用庆大霉素针剂和灭滴灵,只花了几块钱,就给她治好了病。

    3.一生的爱好就是为病人治病

    资料图:田孝坤教授深入社区义诊

    1989年,65岁的田孝坤教授患膀胱癌的消息震惊了所有人。无数经他治愈的患者,他培养的学生和医生,带着深深的祝福,纷纷来到他身边。一位从咸宁赶来的患者拉着他的手含泪说:“您为我们这些人做手术,一站就是一天,您的病是憋尿憋出来的啊!”

    泌尿外科专家给田孝坤教授会诊后,建议他做膀胱全切手术,以防止癌细胞扩散。他坚决拒绝了,他说,膀胱全切后,我就再也上不了手术台了。我宁可少活几年,也要多为病人做点事情。

    田孝坤教授接受膀胱部分切除手术后不久,一位卵巢癌已扩散的38岁患者住进了妇产科病房。按照常规,她似乎只能等死,可田孝坤教授怎么也不甘心,他深入研究患者病情,决定亲自上台主刀。同事们怕他身体受不了,坚决反对,却无人能拦住。他说,“我也是癌症患者,更懂得对生命的热爱,我不忍心看着她等死。”

    资料图:田孝坤教授术前准备

    夏日的武汉高温如沸,田孝坤教授从早上8点开始,就在手术台上全神贯注地与死神搏斗着。打开病人的腹腔,只见满是腹水,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多处内脏,手术十分困难,同事们劝他按常规关腹算了,可他执意进行清扫手术。直到下午一点,手术才结束。这位年轻的癌症患者终于战胜了死神,可连续工作了5个多小时的田孝坤教授再次累倒在病床上。

    1998年2月底,由于癌症复发,田孝坤教授不得不再次接受膀胱癌电凝切除术。在接受手术的前一天,他还在自己的病房里为别人诊治疾病;术后第4天,刚能下床行走,就又跑回妇产科看病人去了。

    同年4月初,他第二次接受部分膀胱切除术。手术的前一天,武汉市五医院收治的一位复杂性尿瘘患者病情危重,他又应邀去给病人会诊并制定了手术方案。当时,那位病人知道田孝坤教授自己明天也要接受手术时,激动地哭着说:“您病成这样还给我看病!您一定要保重,我们离不开您啊!”

    病人离不开田孝坤,田孝坤教授更离不开病人。他经常对身边的医生和学生们说:“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但离开了人生的追求、离开了精神寄托,活着也没有意义。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疾苦是我一生的追求,也是我最大的快乐。”

    4.爱的最高境界

    田孝坤教授是位有着50多年党龄的优秀共产党员,曾被评为全国优秀卫生工作者和全国优秀教师。从1949年从医,到2005年去世,这位勤勉的医生,在手术台前整整战斗了56个春秋。经他治好的患者有10万之众,包括台湾在内的全国各地都有他的患者。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使田孝坤对来自农村的病人有着特殊的感情。

    一次,一位来自农村的妇女得了急症,如不及时治疗就会有生命危险,可家里一贫如洗,实在拿不出钱来住院。田孝坤将病人收治入院后,在住院证的交费一栏里写下了这几个字,“请扣田孝坤当月工资。”

    他的专家门诊定在每周一下午。为了能让远道而来的病人看病后能及时回家,他特地抽出上午甚至中午休息时间给这些病人看病。凡是碰上没有挂上号的农村病人,他都不厌其烦,一而再,再而三的加号。有些知道他“偏好”的老病人挂不上号时,就到他面前装做农村来的。每每这时,田孝坤教授总是笑眯眯地给他们加号。

    经常有患者为了表达感谢,给田孝坤教授送礼物,他都一概拒绝。病人家属摸透他的脾气后,就把东西偷偷塞到他的办公室里。遇见这些退不掉的礼物,他就找到护士长询问病房里有没有农村来的贫困病人,然后将这些礼物转赠给他们。

    在同行的心目中,田孝坤教授是深受敬仰的著名妇产科专家;在病人心目中,他享有“活菩萨”的美誉;而在家人眼中,他却是那么“不通人情”。

    对待自己的亲人,田孝坤严之又严。他经常对自己的子女说,不要指望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好处。他的老伴童世琼回忆说,家里三个孩子读书、工作、成家的事情,他一点都没帮上忙。

    60年代,他的年仅15岁的大儿子被下放到鄂西最贫困的郧阳山区一个农场里当工人,别人都劝田孝坤想办法把儿子调回省城,可他不为所动,坚持让儿子在山区工作了10多年。

    小儿子刚出生56天,就被工作繁忙的田孝坤送回了天门老家抚养。如今,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三个子女虽然都只是普通工人和护士,却年年被评为单位的先进。

    5.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田孝坤教授一生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作为全国知名的老专家,他从未向医院和组织提过任何个人要求,而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推进医院建设和学科发展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

    田孝坤教授(左三)术后与基层医院培训学员一同用餐

    退休后,田孝坤教授仍然和在职时一样关心着科室工作。他每天都要到病房巡视一遍,凡是遇见不符合医疗规则的事情,他都会叫上管床医生,手把手地去纠正。工作中,他从不摆老教授、老专家的架子,妇产科里的小护士都亲切的叫他“老爷爷”。

    田孝坤教授十分注意支持和关心科室主任的工作,总是努力将他们扶上马,再送一程。为推动学科的和谐发展,只要科室主任和业务骨干有难处,他随叫随到。他认为,做好业务骨干的后盾,他们才更能大胆的去创新业务。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杨菁教授说:“只要有田教授在,我们干任何事情心里都塌实一些。”90年代初,妇产科腔镜技术刚刚兴起时,科室部分人存在畏难情绪,迟迟未能开展这些新技术。田孝坤鼓励他们大胆地去尝试,“出了事情,责任由我来承担。”在他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率先在中南地区开展了腹腔镜下大子宫阴式切除术等一系列新技术、新业务,造福众多患者。

    田孝坤教授在鄂西传授妇科病防治知识

    1999年,医院决定从妇产科抽调部分骨干成立新的生殖医学中心时,田孝坤教授顿时成了“香饽饽”——两个科室都争着要聘请他。这下可让他为了难。思来想去,他决定在两个科室轮流上班。这样一来,他的工作量一下了增加了一倍,可他却没有丝毫怨言。

    6.只要还能动就要上手术台

    身患癌症的田孝坤教授在为病人做手术

    直到2005年春节,身患膀胱癌16年,先后接受了20多次大小手术的田孝坤教授,只要能站起来,就坚持为慕名而来的病人看病、做手术。“活着干,死了算”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为防止癌细胞扩散,田孝坤教授术后一直坚持化疗。为了不麻烦别人,他经常自己在家用注射器将化疗药物从尿道逆行注射到膀胱内,其中的痛苦可想而知。由于化疗药物的长期刺激,尿道发生粘连、堵塞,导致了排尿困难和尿潴留,他还要经常接受尿道扩张治疗。

    但是,除非是他自己接受手术和扩张尿道期间,他从未因这些难以忍受的痛苦而躺下。医院领导和科室同事都劝他休息,可他说,我的时间不多了,能够拯救更多的病人,就是死在手术台上我也心甘。

    田孝坤教授退休后,每周依然坚持上专家门诊,看二三十个病人,还要做4—6台手术。发生尿潴留后,他即使是裹着尿片还要每周上手术台2—3次;坐门诊时,为了不让病人发现他患病,他就悄悄地将导尿管和尿袋用别针别在白大褂内侧,隔上一段时间就到卫生间将尿袋倒空,再重新回来给病人看病。

    田孝坤教授去世前两周所做的最后一场手术

    就在去世前的几个月,田孝坤教授还在为一位来自湖北长阳山区的妇女做尿瘘手术。他的学生和同事再三劝当时已靠导尿管排尿的他不用亲自上台,可他说,病人是专程来找我的,如果不亲自上台,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心安。

    当大家看着这位81岁的老前辈,带着导尿管走上手术台时,全部屏住呼吸,肃然起敬。手术时,以往从不在术中上厕所的田孝坤教授破例上了两次厕所,坚持把手术做完。手术完毕后,同事们才发现,他的手术衣已经被尿液湿透了。

    手术过后,病人恢复了健康,可田孝坤却因此病情恶化,从此躺倒在病床上。那位长阳患者天天在病房外为他祈祷,却没能阻止他远去的步伐。

    7.生命在年轻一代延续

    1995年,田孝坤教授以71岁的高龄退休。当时,武汉市和湖北省各地区有不少医院都想用高薪聘请他,并许诺提供给他最优越的休息和疗养条件。可是,没有哪一家医院的种种“诱惑”让他动心。

    他说:“我不是为钱和优厚的待遇而活着。我的人生旅程不多了,但我一生所追求的事业不能跟我一起逝去。只有事业延续下去,对病人的爱才能传承下去。”

    为使自己热爱的事业能得以延续,多少年来,田孝坤教授不计名利,把他所有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他呕心沥血培养了三代弟子,带出了数十位品学兼优的业务骨干和研究生,遍布美国、新加坡以及国内的北京、武汉、广州等地,可谓桃李遍天下。在他病情最危重的时候,他都从未放弃对学生们的言传身教。

    田孝坤教授(左二)与其弟子刘家恩(右一)

    田孝坤教授的得意弟子刘家恩,是国际著名的生殖医学、胚胎学和遗传技术专家,是第二、三代试管婴儿主要技术的创始人,现担任美国马里兰州大巴尔的摩生育医学中心实验室主任以及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单精子注射实验室终身主任。事业成功后他不忘恩师,每次回国都要专程来探望田孝坤教授。在田孝坤高尚人格的感召下,刘家恩还把自己掌握的国际生殖医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带回母校,直接为祖国和人民造福。

    田孝坤教授(右二)与杨菁(右一)、刘家恩(右三)

    洛若愚、杨菁两位教授是田孝坤教授精心培育的研究生,一个赴美深造后如期回国服务;一个致力于我国试管婴儿技术的进展,并培育出了国内首个第四代试管婴儿。杨菁曾担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洛若愚担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妇I科主任,两人继承导师的事业,在各自的学术领域做出了创新性成就。此外,他培养多位专家,都已成为自己所在业务领域的技术骨干。

    2005年5月30日,因为膀胱癌导致肾功能衰竭,田孝坤教授接受了最后一次输尿管改道手术。术前,他对家人说:“如果这次手术成功,我还想再服务两年。”病情危重后,面对前来慰问的医院领导,他再三嘱咐,死后不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骨灰树葬……

    生命弥留之际,田孝坤教授把家人叫到床前,说的仍是医学。“我的书以及所有手术记录,以后都要捐出来,供青年医生们参考……”

    百年人民的医者榜样
    用生命诠释仁者风范

    图片、文字 | 罗照春 杜巍巍